首页

恋足女王网址

时间:2025-05-26 02:58:20 作者:贵州黔西:大山深处插秧忙 浏览量:66629

  全国教育大会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五方面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发出“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号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

  2023年5月29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作出精辟论述——

  “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释了教育强国应当具有的六大特质——

  “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

  这六大特质,明确了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全面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的具体要求,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明确了方向。

  具有六大特质,也说明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提出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

  ——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

  从国家战略上看,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成为联接三者的纽带和途径。从民生需求上看,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处理好这对关系,有利于把教育强国的战略先导作用和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起来。

  ——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

  2018年9月10日,在新时代首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本职,但我们的下一代还应做到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

  ——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

  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配性、有效性,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

  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食品安全……当前,校园中还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必须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有效防患化解校园风险。同时,也要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教育强国,就要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另一方面,也要把握世界教育强国的共性特征和规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朝着教育强国既定目标扎实迈进,同时正确处理好其中的重大关系,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以重点带动全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部署了五方面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方面,“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方面,要“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这五方面部署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明确了重点、提供了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重申了建成教育强国的时间点是2035年。距现在还有11年,道不远、任更重!

  策划:张晓松

  记者:徐壮

  视觉:谭谟晓、孙鹏程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长江黄河澜沧江流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交流会在青海玉树召开

吴谦强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中方在解决南海问题上有着充足的战略定力。我们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同有关方面妥善管控海上分歧,同时坚定捍卫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终将走向平静,这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大势。(董泽宇)

共议“沪港合作促进‘引进来、走出去’” 2024年沪港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在沪召开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金融与经济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体量在全球位居前列,但相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金融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和“大而不精”的问题,多层次金融体系还不够发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依然不高。对此,金融必须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以创新发展支持国家战略和培育新动能,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更好地将金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增长。

特朗普考虑设乌克兰危机问题特使,他或担任该职

湖南零陵古城创新“夜宴”开拓消费“新蓝海”

近几年,双方的合作在深化,从木薯的育种栽培,扩展到管理、加工等环节。今年7月,“非洲木薯产量倍增计划”示范基地在尼日利亚揭牌,双方希望推动的是整个木薯产业的技术升级。

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时隔五年重返中国

上海8月10日电 (记者 王笈)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由世博会博物馆与安徽博物院共同主办的《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特展10日起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精选近百件美术作品和文献展品,全面展现潘玉良中西融合的创作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